横幅

手术技巧 | 巧妙运用“跟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

肱骨大结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肩部损伤,常合并肩关节脱位。对于粉碎性、移位性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治疗恢复肱骨近端正常骨性解剖结构,重建肩关节力臂是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基础。临床常用方法包括应用肱骨大结节解剖钢板、肱骨近端解剖钢板(PHILOS)、螺钉固定或张力带锚钉缝合固定。

zz1

在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灵活运用原本针对某一类型骨折设计的解剖钢板治疗其他骨折部位的情况较为常见。例如,使用倒置股骨远端LISS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以及使用掌骨钢板固定桡骨头或胫骨平台骨折。针对肱骨大结节骨折,丽水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医生们充分发挥跟骨解剖钢板在可塑性和固定稳定性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其应用于肱骨近端,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zz2

图中展示了不同尺寸的跟骨解剖板,这些解剖板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螺钉牢固地固定在骨表面。

典型案例图片:

zz3
zz4

文中作者比较了跟骨解剖钢板与PHILOS内固定的疗效,结果显示跟骨解剖钢板在肩关节功能恢复、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将针对某一类型骨折设计的解剖钢板用于治疗其他部位骨折,在临床实践中实际是一个灰色地带。如果出现并发症,内固定选择的合理性可能会受到质疑,例如倒置LISS钢板在股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时间较短,导致大量内固定失败及相关争议。因此,本文介绍的内固定方法仅供临床医生参考,不构成推荐。


发布时间: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