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

下肢长管状骨髓内钉粗细选择问题。

髓内钉固定是下肢长管状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具有手术创伤小、生物力学强度高等优点,常用于治疗胫骨、股骨和肱骨干骨折。临床上,髓内钉直径的选择往往倾向于选择尽可能粗的钉子,并在适度扩髓的条件下插入,以保证更好的稳定性。然而,髓内钉的粗细是否直接影响骨折预后尚无定论。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一项研究,探讨了髓内钉直径对5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愈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0毫米钉组与10毫米以上钉组的骨折愈合率和再次手术率无统计学差异。

台湾省学者于202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h1

一项研究纳入了257例使用10mm、11mm、12mm、13mm髓内钉固定的患者,根据髓内钉直径将患者分为四组,结果发现四组间骨折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

那么,简单的胫骨干骨折也是这种情况吗?

在一项涉及60例患者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人员将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细髓内钉固定(女性9毫米,男性10毫米),B组采用粗髓内钉固定(女性11毫米,男性12毫米):

h2

h3

结果表明,细髓内钉和粗髓内钉在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检查中均无显著差异。此外,细髓内钉的手术和透视时间更短。无论使用粗髓内钉还是细髓内钉,在置入髓内钉前均进行了适度的扩髓。作者建议,对于简单的胫骨干骨折,可以使用细髓内钉进行固定。


发布时间: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