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的形状
内半月板和外半月板。
内侧半月板两端间距较大,呈“C”形,边缘与联合的 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深层。
外侧半月板呈“O”形,腘绳肌腱在中后1/3处将半月板与关节囊分离,形成间隙,外侧半月板与外侧副韧带分离。


经典的手术指征半月板缝合就是红区内的纵向撕裂,随着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大部分半月板损伤都可以缝合,但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程、下肢力线、合并伤等很多情况,缝合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半月板损伤愈合,而不是为了缝合而缝合!
半月板缝合方法主要分为外向内、内向外和全向内三类,根据缝合方法不同,会有相应的缝合器械,最简单的有腰穿针或者普通针,也有专门的半月板缝合器、半月板缝合器。

由外向内法穿刺,可用18号腰椎穿刺针或12号斜面普通注射针,简单方便,各医院都有。当然也有专门的穿刺针。适用于爱邦的Ⅱ-Ⅱ型及0/2型。由外向内法穿刺耗时,且无法控制关节内半月板的进针出口。适用于半月板前角及体部,不适用于半月板后角。
不管怎样穿线,由外向内的方法的最终结果是将从外部进入的缝合线重新穿过半月板撕裂处到达身体外部并打结到位以完成修复缝合。
由内而外法优于由外而内法,将针头及导线由关节内侧穿刺至关节外侧,并在关节外打结固定,可控制关节内半月板的进针部位,且缝合更整齐可靠。但由内而外法需要特殊的手术器械,缝合后角时需做额外切口,用弧形挡板保护血管神经。
全关节内缝合技术包括吻合器技术、缝合钩技术、缝合钳技术、锚定技术、经骨隧道技术等,也适用于前角损伤,因此越来越受到医生的推崇,但全关节内缝合需要专门的手术器械。

1.吻合器技术是最常用的全关节方法,很多公司如Smith Nephew、Mitek、Linvatec、Arthrex、Zimmer等都生产各自的吻合器,各有优缺点,医生一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熟悉程度来选择,未来更新、更人性化的半月板吻合器将会大量涌现。
2.缝合钳技术源于肩关节镜技术,很多医生觉得肩袖缝合钳使用方便快捷,就转移到半月板损伤的缝合上。现在有了更精细化、专业化的半月板缝合市场上有售。钳子出售。由于缝合钳技术简化了操作,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尤其适用于难以缝合的半月板后根部损伤。

3.真正的锚技术应该参考第一代半月板修复术,这是一种专为半月板缝合而设计的缝合钉。该产品已售罄。
如今,锚定技术一般指使用真实的锚定装置。Engelsohn等于2007年首次报道采用缝合锚定修复法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即将锚定装置插入打印区域并缝合。缝合锚定修复应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无论是内侧还是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缝合锚定都存在缺乏合适入路、置入困难、无法垂直于骨面旋入锚定装置等诸多问题。除非锚定装置制作工艺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或出现更好的手术入路选择,否则很难成为一种简便、可靠且常用的方法。
4.经骨道技术是全关节内缝合方法之一。2006年Raustol首先用此法缝合内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后来专门用于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及桡半月板体部撕裂、半月板-腘绳肌腱区域撕裂等。经骨道缝合法是在关节镜下确认损伤后,先刮除穿刺点软骨,用ACL胫骨瞄准镜或特殊瞄准镜瞄准并钻隧道。可采用单骨道或双骨道,单骨道法骨道较大,操作简单,但前端需用纽扣固定。双骨道法需多钻一个骨道,对初学者不易操作。前端可直接在骨面上打结,费用低廉。
发布时间:2022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