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治疗不当可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严重者可引发关节炎,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A解剖学S结构e
第五跖骨是足部外侧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足部负重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第四、第五跖骨与骰骨组成跖骰骨关节。
有三条肌腱附着于第五跖骨基底,腓骨短肌腱止于第五跖骨基底结节的背外侧;第三腓骨肌腱,其力量不如腓骨短肌腱,止于第五跖骨结节远端的骨干上;足底筋膜外束止于第五跖骨基底结节的足底侧。
骨折分类
Dameron 和 Lawrence 对第五跖骨基底骨折进行了分类,
I 区骨折为跖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Ⅱ区位于骨干与近端干骺端连接处,包括第4、5跖骨之间的关节;
III 区骨折是第 4/5 跖骨间关节远端的近端跖骨骨干的应力性骨折。
1902年Robert Jones首次描述了第五跖骨基底II区骨折的类型,因此II区骨折又称Jones骨折。
I区跖骨粗隆撕脱骨折是第五跖骨基底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骨折的93%,多因跖屈、内翻暴力所致。
Ⅱ区骨折约占第五跖骨基底所有骨折的4%,多因足跖屈、内收暴力所致。因Ⅱ区骨折位于第五跖骨基底血运的分水岭区域,故该部位骨折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骨折延迟愈合。
III 区骨折约占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的 3%。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骨折移位小于2毫米或稳定性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弹性绷带固定、穿硬底鞋;石膏固定、纸板加压垫固定;以及步行靴固定。
保守治疗的优点是费用低、无创伤、患者易接受;缺点是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容易出现关节僵硬。
外科T治疗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
- 骨折位移超过2毫米;
- 第五跖骨远端骰骨关节面受累面积 > 30%;
- 粉碎性骨折;
- 骨折延迟愈合或非手术治疗后不愈合;
- 活跃的年轻患者或运动员。
目前,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线锚缝线固定、螺钉内固定、钩板内固定等。
1.克氏针张力带固定
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手术方式。该治疗方法的优点包括内固定材料易得、费用低廉、加压效果好。缺点包括对皮肤有刺激性,以及存在克氏针松动的风险。
2. 用螺纹锚进行缝合固定
锚钉缝合线固定适用于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或骨折块较小的患者,其优点是切口小、操作简单、无需二次拆除,缺点是骨质疏松患者存在锚钉脱出的风险。
3.空心钉固定
空心螺钉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牢固、稳定性好的优点。
临床上,对于第五跖骨基底部的小骨折,如果采用两枚螺钉固定,存在再次骨折的风险;如果采用一枚螺钉固定,则抗旋转力减弱,有再次移位的可能。
4. 钩板固定
钩钢板固定适应症广泛,尤其适用于撕脱性骨折或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其设计结构与第五跖骨基底部吻合,固定抗压强度较高。钢板固定的缺点是费用较高,创伤相对较大。
S摘要
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时,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医生的个人经验和技术水平慎重选择,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人意愿。
发布时间: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