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轴骨折的愈合的可接受标准是小于20°的前后角度,横向角度小于30°,旋转小于15°,小于3cm。近年来,随着上肢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早期恢复,肱骨轴骨折的手术治疗变得越来越普遍。主流方法包括用于内固定的前,前外侧或后置板以及髓内钉。研究表明,肱骨骨折的开放式内部固定率约为4-13%,医源性径向神经损伤发生在约7%的病例中。
为了避免医源性的径向神经损伤并降低开放式降低的骨不足率,中国的国内学者采用了内侧方法,使用Mippo技术来修复肱骨轴骨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术程序
第一步:定位。该患者位于仰卧位,受影响的肢体被绑架了90度,并放在横向手术台上。

第二步:手术切口。在患者的常规内侧单板固定(kanghui)中,在近端和远端附近进行了两个大约3厘米的纵向切口。近端切口是部分三角肌和胸大肌主要方法的入口,而远端切口位于肱骨的内侧上方,二头肌臂和三头肌之间。


▲近端切口的示意图。
①:手术切口; ②:头静脉; ③:胸大学专业; ④:三角肌肌肉。
▲远端切口的示意图。
①:中间神经; ②:尺神经; ③:臂肌; ④:手术切口。
第三步:板插入和固定。将板通过近端切口插入,紧贴骨表面,穿过臂肌下方。该板首先固定在肱骨轴骨折的近端。随后,随着上肢的旋转牵引力,断裂是闭合并对齐的。在荧光镜检查下令人满意的还原后,通过远端切口插入标准螺钉,以将板固定在骨表面上。然后拧紧锁定螺钉,完成板固定。


▲上板隧道的示意图。
①:臂肌; ②:二头肌肌肉; ③:内侧血管和神经; ④:胸大学专业。
▲远端板隧道的示意图。
①:臂肌; ②:中间神经; ③:尺神经。
发布时间:11月10日至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