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医生较为常见且极具破坏性的损伤,由于股骨干血运脆弱,骨折不愈合及骨坏死的发生率较高。准确、良好的股骨颈骨折复位是内固定成功的关键。
减量评估
根据Garden复位标准,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复位成功率为:骨科片上复位角度160°,侧位片上复位角度180°,复位后内外位Garden指数在155°~180°为合格。

X线评估:闭合复位后,应利用高质量的X线图像判断复位的满意程度。Simom和Wyman对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后进行了不同角度的X线检查,发现只有正侧位X线片显示解剖复位,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解剖复位。Lowell认为,在正常解剖情况下,股骨头凸面与股骨颈凹面可连接成S形曲线,一旦S形曲线在X线片上在任何位置不圆滑甚至不相切,则提示未达到解剖复位。

倒三角生物力学优势更明显
举例来说,如下图所示,股骨颈骨折后,骨折端所受的应力主要是上部的拉伸应力和下部的压缩应力。

骨折固定的目标是:1. 保持良好的对线;2. 尽可能地抵消拉应力,或将拉应力转化为压应力,这与张力带固定的原理一致。因此,上方2枚螺钉的倒三角方案在抵消拉应力方面明显优于上方仅1枚螺钉的矫形三角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 3 枚螺钉的放置顺序很重要:
第一枚螺钉应为倒三角形的尖端,沿着股骨矩;
第二枚螺钉应放置在倒三角形底部后方,沿着股骨颈;
第三颗螺钉应位于倒三角形底边的前方,骨折的张力侧。

由于股骨颈骨折常与骨质疏松症相关,如果螺钉没有固定在股骨颈边缘,其握力就会受到限制,而且股骨颈中间骨量稀疏,因此,将股骨颈边缘尽可能靠近皮质下固定,可以提高股骨颈的稳定性。理想位置:

固定空心钉的三个原则:紧贴边缘、平行、倒装产品
相邻是指3枚螺钉位于股骨颈内,尽可能靠近周围皮质。这样,3枚螺钉作为一个整体,会在整个骨折面上产生表面压力。而如果3枚螺钉的间距不够,压力往往会更像点状,稳定性较差,抗扭转和剪切力也较差。
术后功能锻炼
骨折固定后12周内可进行足尖负重锻炼,12周后可开始部分负重锻炼。对于Pauwels III型骨折,建议使用DHS或PFNA固定。
发布时间:2024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