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手术技术 | 介绍一种暂时减少和维持外踝长度和旋转的技术。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由于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薄弱,损伤后血供严重中断,愈合困难。因此,对于踝关节开放性损伤或软组织挫伤,无法立即进行内科治疗的患者,应考虑采用手术治疗。阅读更多 -
哪些类型的跟骨骨折必须植入内固定?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进行内固定时,没有跟骨骨折需要植骨。Sanders表示,1993年,Sanders等人[1]发表了基于CT的跟骨骨折分类,这是CORR跟骨骨折外科治疗史上的里程碑……阅读更多 -
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前路螺钉固定齿状突可保留C1-2的旋转功能,文献报道其融合率为88%至100%。2014年,Markus R等人在《Th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技巧的教程。阅读更多 -
手术中如何避免股骨颈螺钉的“进出进”放置?
对于非老年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是三枚螺钉的‘倒三角’结构。两枚螺钉分别紧靠股骨颈前后皮质放置,另一枚螺钉位于下方。在这种结构中,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倒三角结构,即三枚螺钉固定。阅读更多 -
前锁骨显露路径
· 应用解剖 锁骨全长位于皮下,易于观察。锁骨内侧端或胸骨端较粗,关节面向内向下,与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形成胸锁关节;外侧端或胸骨端较粗,关节面向内向下,与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形成胸锁关节。阅读更多 -
肩胛背侧暴露手术路径
· 应用解剖 肩胛骨前方为肩胛下窝,为肩胛下肌的起始处;后方为向外略向上走行的肩胛嵴,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为冈上肌和冈下肌的附着处。阅读更多 -
“采用内侧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愈合的可接受标准为:前后角小于20°、外侧角小于30°、旋转小于15°、短缩小于3cm。近年来,随着上肱骨干骨折愈合需求的增加,肱骨干骨折的愈合也随之改善。阅读更多 -
直接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肌肉损伤
自1996年Sculco等首次报道经后外侧入路的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以来,已陆续出现了多种新的微创改良方法。如今,微创理念已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被临床医生接受。然而……阅读更多 -
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固定的5个技巧
诗中“切开置入内固定,闭合置入髓内钉”两句,恰如其分地体现了骨科医生对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态度。至今,对于钢板螺钉还是髓内钉,仍存在争议……阅读更多 -
手术技巧 | 同侧股骨髁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外侧塌陷或劈裂塌陷是胫骨平台骨折最常见的类型。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滑度并矫正下肢。塌陷的关节面抬高时,会在软骨下方留下骨缺损,这通常会导致……阅读更多 -
胫骨髓内钉(髌上入路)治疗胫骨骨折
髌上入路是半伸膝位胫骨髓内钉手术的一种改良入路。在拇外翻位经髌上入路进行胫骨髓内钉固定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一些外科医生……阅读更多 -
桡骨远端孤立性“四面体”型骨折:特点及内固定策略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对于大多数远端骨折,通过掌侧入路钢板及螺钉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桡骨远端骨折还有各种特殊类型,例如:阅读更多